新闻中心

最新公告
行业资讯
新闻传讯
双语新闻

翻译领域

光盘文件翻译
磁带文件翻译
英语排版
德语排版
日语排版
法语排版
韩语排版
葡萄牙语排版
俄语排版
翻译排版
Quark Xpress
indesign排版
pagemaker排版
ppt排版
pdf排版
word排版
文字排版
图文排版

翻译语种

希伯莱文翻译
拉丁文翻译
老挝文翻译
马来西亚文翻
匈牙利文翻译
缅甸文翻译
捷克文翻译
土耳其文翻译
泰文翻译
越南文翻译
乌克兰文翻译
希腊文翻译
阿拉伯文翻译
西班牙文翻译
荷兰文翻译
印尼文翻译
葡萄牙文翻译
俄文翻译
韩文翻译
波兰文翻译

各国翻译《哈利·波特》有时要组团找罗琳沟通

发布时间:2013-05-03 整理:上海东方翻译公司 点击量:

今日,《哈利·波特》系列完结篇之《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简称《哈7(下)》)在内地全面上映,陪伴哈迷十年的《哈利·波特》即将谢幕,在哈迷心中充满无限伤感。据悉,成都各大影城今日零点场预售极其火爆,影迷的关注热度并不低于《变形金刚3》。昨日成都商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哈利·波特》(简称HP)系列小说中文版的翻译者、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主任马爱农,她表示,由于要参加活动,她会去看《哈7(下)》,但对影片的期望值不是很高,因为演员越长越大,已不是她想象中的样子了。

翻译幕后

最难翻的是魔法咒语、神奇生物

从2000年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到2007年的终结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马爱农都参与了翻译,马爱农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哈利·波特》系列书籍在中国卖出去了1000多万册,这是典型的成长小说,陪伴哈迷慢慢成长,过去几年,每年一部《哈利·波特》几乎已成为哈迷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2000年,马爱农任职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买下了《哈利·波特》的中文翻译版权, “当时中国还没有掀起‘哈利·波特热’,整个翻译过程比较顺利,到翻译后面几部时,出版社就给我放假,让我在家里专心翻译。”马爱农说,整个过程有点像流水作业,每次翻译前她都是一口气把原文通读一遍,重点标出来,查完字典后开始翻译。在马爱农看来,翻译过程最难的还属一些魔法咒语、神奇生物,以及特殊的魔法道具,“比如魂器之类的。这些词都是字典里查不到的,我要根据它们的形态、作用想出一个比较上口的中文词来表达,后来电影翻译都是采用我们的译法。”

马爱农透露,全世界大约十几个语种的《哈利·波特》问世后,翻译小组就开始联络。“我们前两年还在伦敦参加过一个《哈利·波特》翻译大会,互相交流,遇到翻译的难题,会相互请教。如果大家对罗琳要表达的意思都拿不准,会派代表跟罗琳联系,询问她真正的意图。”

在马爱农眼中,中国的哈迷很可爱,“他们对《哈利·波特》的痴迷程度简直令人难以想象,他们不仅会关注《哈利·波特》系列书籍,还关注一些衍生产品,为了保持书中的前后一致,我翻译的时候遇到一些陌生的词汇,有时候都会向哈迷请教。”

评价电影

没书精彩 演员也越长越“走样”

对于小说中的人物,马爱农表示,她最喜欢的角色是韦斯莱家的双胞胎,“因为他们充满了奇思妙想,给大家带来了快乐,双胞胎一出场就能带来欢乐,每当翻译到他们的部分我心情就很愉悦。我对双胞胎之一被杀死感到非常心酸,我觉得特别可惜,因为双胞胎本来就要相依相偎,这样把他们分开太残忍了。”对于“魔法三人组”,马爱农坦言最喜欢罗恩,“罗恩有点笨,总是犯错惹祸,但很真诚。”

马爱农表示,她从哈迷那里得知电影《哈7(下)》的一些情况,有哈迷告诉她影片有很多贴身肉搏的打斗场景,“这和原著中不一样,因为原著中的角色主要靠魔法取胜。”

马爱农坦言,和电影比起来她更喜欢书,“我觉得电影有些地方不如书里精彩,因为看书可以无限想象,但电影会把你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我看过电影的前三集,前三部电影基本忠实原著,我最喜欢第一集,因为小时候的角色都很可爱,并且是处于在校园成长的阶段,听说后来几部拍得像好莱坞大片。”

马爱农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由于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好安排了《哈利·波特》系列图书简体中文最终收藏版首发相关活动,她会去《哈7(下)》的零点首映场,但她表示,对影片的期望值不是很大,“原因是演员越长越大,已经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了,另一方面电影中好莱坞的成份越来越多,因此,我对这部电影持保留态度,我宁愿看书……”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