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最新公告
行业资讯
新闻传讯
双语新闻

翻译领域

光盘文件翻译
磁带文件翻译
英语排版
德语排版
日语排版
法语排版
韩语排版
葡萄牙语排版
俄语排版
翻译排版
Quark Xpress
indesign排版
pagemaker排版
ppt排版
pdf排版
word排版
文字排版
图文排版

翻译语种

希伯莱文翻译
拉丁文翻译
老挝文翻译
马来西亚文翻
匈牙利文翻译
缅甸文翻译
捷克文翻译
土耳其文翻译
泰文翻译
越南文翻译
乌克兰文翻译
希腊文翻译
阿拉伯文翻译
西班牙文翻译
荷兰文翻译
印尼文翻译
葡萄牙文翻译
俄文翻译
韩文翻译
波兰文翻译

民俗学翻译

发布时间:2011-06-16 整理:上海东方翻译公司 点击量:

      上海翻译公司民俗学翻译,对于民俗学翻译我们不仅要求翻译语言精准,还要在专业术语上达到专家民俗学的专业水准,我们的民俗学翻译译员都是经验丰富的民俗学类译员并长期从事翻译工作,翻译后由我们的翻译项目经理或资深的审译员进行多次的审查和校对,以确保用词严谨,表达清楚,逻辑性强,务必使得民俗学翻译不会产生歧义。 上海东方翻译院是经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黄浦分局独立注册的翻译服务提供商,是为全球客户提供多语言解决方案的专业翻译和本地化机构。我们的使命就是帮助客户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成为客户与世界联系的桥梁。“东译人”的目标是成为亚太地区最具规模的信息本地化专家和工程技术翻译专家。

      民俗学(folklore)是一门针对信仰、风俗、口传文学、传统文化及思考模式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流变意义的学科。民俗学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息息相关。尽管人们不一定能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对整个社会具有多大的意义,他们在日常交流中所展现的一切,对文化的传播和保存起了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但是,有关人类活动的一切细节,都可以作为民俗学者的研究对象。而且其中还包含和传达着重要的文化信息。我们提供的民俗学翻译服务范围有:民俗学翻译、民俗学论文翻译、民俗学报告翻译、民俗学著作翻译、民俗学图书翻译等。我们提供的民俗学翻译服务语种有:民俗学 英语翻译、民俗学 德语翻译、民俗学 日语翻译、民俗学 法语翻译、民俗学 韩语翻译、民俗学 意大利语翻译、民俗学 葡萄牙语翻译、民俗学 西班牙语翻译、民俗学 荷兰语翻译、民俗学 印度语翻译、民俗学 更多语种翻译

中国历史上的民俗学

  中国历代学者积累了不少民俗资料, 提出了某些见解。大约成书于先秦至西汉的《山海经》,记载了丰富的神话、宗教、民族、民间医药等古民俗珍贵资料。东汉时期产生了专门讨论风俗的著作,如应劭的《风俗通义》。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专门记述地方风俗的著作,如晋代周处的《风土记》,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等。隋唐以来,全部或部分记录风俗习惯及民间文艺的书籍更多。但是,具有现代意义的民俗学著作,却产生在新文化运动之后。1920年北京大学成立 “歌谣研究会”,1922年创办《歌谣》周刊,首次揭示研究歌谣的目的是文艺的与民俗学的。1928年初,中山大学正式成立“民俗学会”,出版民俗学期刊和丛书,并举办民俗学传习班,影响颇大。30年代初,杭州又成立了“中国民俗学会”,继承并发展了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这方面的学术工作。从20年代到40年代末,产生了一些优秀的学者和著作,如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江绍原的《发须爪》,黄现璠的《吸烟风俗传播考》、《我国坐俗古今之变》以及黄石、闻一多等关于神话、传说的研究论文。在抗日战争期间,西北的民主政权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由于毛泽东提倡文艺创作的大众化,并指出民间固有文化的优点和对它学习的重要,因而在西北并扩及到各抗日根据地形成了搜集和运用民间文学艺术的热潮,给“五四”以来这方面的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新的科学起点。

  新中国的民俗学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北京成立了“民间文艺研究会”(1950),进行采集、研究和组织队伍等工作,出版了《民间文艺集刊》、《民间文学》等刊物和许多歌谣集、故事集。50年代后期,配合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对国内各少数民族的历史、语言、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积累了大量资料。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俗学活动得到了新的、比较全面的发展。民间文艺的收集、研究工作进一步展开。中国民俗学会于1983年5月在北京成立,一些地方也相继建立起民俗学团体。有些地区的博物馆建立了民俗学部或开办了民俗学资料展览会。中国民俗学事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

 

上一篇:生态学翻译
下一篇:食品翻译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